中国渎职调查报讯:食物环境卫生署8日宣布,会加强资讯发放,并强化蚊患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
除了定期在部门网页公布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该署将在新闻公报和社交媒体尽快发放最新的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让市民更快掌握蚊患情况。
此外,该署会将原先在分区诱蚊器指数达20%时启动的强化控蚊工作,扩展至指数介乎10%至20%的区域。
具体而言,食环署会详细评估有关区域的风险,找出蚊患较严重的地点,再与有关部门及持份者进行密集、具针对性的控蚊工作,又会通知附近屋苑,建议管理公司和住户提高警觉,共同采取防蚊灭蚊措施。
另一方面,卫生防护中心今日录得一宗新增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和一宗可能个案。
输入个案的66岁女患者患有长期病,居于葵青区。她上月24日至本月5日独自到广东省佛山市探亲,本月6日发烧、出现皮疹和关节痛,昨日到仁济医院急症室求诊,同日入院,现时情况稳定。
另一宗可能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22岁女子,居于东区。她上月16日至本月4日曾到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马来西亚,本月4日返抵香港。她报称在马达加斯加旅游期间曾被蚊叮咬,之后发烧、头痛和多处关节痛,四肢出疹。她回港前已经退烧,本月4日因关节痛到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急症室求诊,翌日入院,昨日出院。
病人本月4日采集的血液样本对核酸检测呈阴性反应,而于本月5日采集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后,则证实对基孔肯亚热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呈阳性反应,显示个案可能属于已康复个案。防护中心下周会安排第二次抗体检验。
责编:高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