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渎职调查报【官网】
您当前所在位 首页 > 特区要闻

财政司司长出席第28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发展专题推介活动

发布者:中国渎职调查报 日期:2025-11-18 点击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出席第28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京港金融合作發展專題推介活動。圖示陳茂波在大會上致辭。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十一月十二日出席第28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发展专题推介活动的致辞:

尊敬的唐文弘副市长(北京市副市长)、徐卫刚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部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下午好!很高兴参与京港金融合作发展专题推介活动。首先,请容许我对远道而来的唐副市长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团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也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京港合作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在科技变革和地缘政治下正处于重塑与前进的关键时期。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同时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些都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以及京港的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朋友介绍香港在金融发展方面的一些最新情况,以及探讨未来京港金融进一步走深走实合作方面的一些想法,以助力国家金融强国的建设。

  今年以来,本港金融市场表现亮丽。港股气氛非常畅旺,恒生指数今年累计上升超过30%,交投创历史新高。新股集资(IPO)总额截至十月底已经超过2,100亿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国际长线资金参与程度明显增加。在新股当中,也包括不少出海的内地企业,它们利用香港作为一个筹融资,以及专业服务的平台,去支持它们全球业务的部署。而在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下,A股和H股过去这段时间也有非常良好的联动发展,相互带动。

  此外,在债券、资产及财富管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香港也有不错的进展。这些都让我们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以香港的金融所长、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贡献金融强国建设。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香港和北京两地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北京作为国家的金融决策中心,汇聚不少龙头企业总部跟金融机构的总部,是政策与创新的核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市场、融通海内外资本、汇聚跨国银行网络、具备成熟的法律制度及大量具国际经验的专业人才,成为联系海内外市场的理想平台。

  接下来,就京港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机遇,容许我提几点想法。

  第一,善用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助力北京企业「走出去」。当前,越来越多优秀的内地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布局其供应链和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也可以作为它们一个海外发展的「启航点」。它们在拓展海外业务的时候,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专业服务的支撑。香港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让它们可以在这边筹融资,支持其海外发展。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它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筹集的资金90%都用于扩充匈牙利的业务。目前,在交易所正等待来港上市的300多家企业中,不少是很优秀的内地企业,正部署其全球业务发展,希望利用香港这个平台筹集资金。刚才唐市长说了,截至今年第三季,有接近230家北京企业在香港上市,总市值达13万亿港元,占香港股票市场大概四分之一,在香港的筹资额约3万亿港元。我们非常欢迎更多北京企业来到香港,我们这个平台为它们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

  此外,香港有世界一流、对接国际的专业服务,能在这个过程中,协助北京的企业,不管是贸易筹融资、跨国供应链管理、跨境税务规划,以至合规的咨询服务。我们最近成立了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统筹特区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用好资源,支持内地企业出海;同时,也动员香港的企业与北京企业一起拼船出海,共同开拓海外业务市场。

  除了开拓海外业务市场以外,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作为它海外业务的总部以及财资中心。香港没有外汇管制,而且港元跟美元挂钩,不同货币的资金自由进出。它们可以利用香港作为平台,调拨和管理涉及境外业务的资金。这一方面可让资金调拨更灵活,另一方面也让这些资金可以获取更好的回报。

  与此同时,更多内地的企业也在香港设立科研中心。举个例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医疗健康的企业需要不少的数据,这些数据在内地的应用场景很大、市场很大。但企业如果要拓展海外业务,需要海外的数据,在香港拿这个数据就比较方便。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不少海外的华裔科学家、工程人员都希望回到到内地和香港发展。对很多朋友来说,香港作为首站,把家也带过来,可能让他们更能适应转变。这段时间里,各家大学、科学园、数码港,以至其他机构也纷纷建立平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香港也有蓬勃的创科生态,让他们在这边继续进行科研的同时,也助力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第二,通过金融加大对创科产业发展的支持。「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过往一段时间,香港在基础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要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特区政府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今天早上孙东局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也介绍了不同的基金,包括推动先进制造业的支援计划。北京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绿色科技等多个范畴都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希望通过香港这个平台,提供全链条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北京的创科企业在刚才提到的不同科研机构和创科载体中落户。此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也能为它们提供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场景。

  上述以外,香港有蓬勃的风险投资基金、天使基金和私募资金生态,都能为创科产业提供支持。目前,香港私募基金管理资产的规模,大约有2,300亿美元。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持续更新上市规则,让生物科技公司、硬科技公司等更容易在香港上市筹融资,希望动员市场的基金支持它们的发展。

  同时,通过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科技企业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培育它们成长。港投公司投资了130多个项目,通过特区政府的资金投入,市场资金也会跟进。我们每投资一元,大概能拉动六到十元的市场资金跟投。

  因此,我们希望凭着全链条的资金和蓬勃的创科生态,能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我们非常欢迎北京的企业在拓展海外的业务时,选择来到香港。

  第三,加强绿色金融的合作。这不单是服务国家的「双碳」目标,其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业务。去年,通过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持续债务额达800多亿美元,在亚洲排名第一。然而,举例而言,国家绿色转型每年所需的投资额以万亿美元计,因此有关筹融资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拉动更多的市场资金一起投入到这个范畴;与此同时,也可考虑发展和支持转型项目。在国际上,绿色金融说得比较多,转型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内地有不少企业都在升级转型,转型金融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在整个东南亚市场,转型金融也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香港跟北京的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空间很大,我们期待未来多与北京的朋友和企业加强合作。

  最后,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宏达、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责编:高喜来     来源:香港政府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internet_2006@qq.com